2013214日                  攝氏20

台北市林森北路14公園    晴天

  今天大年初五,重森ㄚ被在藍屋日本料理-大年初五,吃完還不錯的午餐,來到林森北路欣欣大眾百貨旁的14號公園。14號公園舊稱三板橋,三板橋日治時代是埋葬日本人骨骸的公墓也是一個火葬場,在南京東路和林森北路轉角處,重森ㄚ被小時候還記得是殯儀館(民權東路第一殯儀館的前身),重森ㄚ被會來到這裡,因為這個地方曾經有一段感動人心的台灣歷史。

 

 

 

  各位朋友應當都記得,1997年台北市政府拆除已規化為十四、十五公園的康樂市場,在1997年前後,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舉國皆知,主要原因是這塊土地隨著太平洋戰爭結束,國民政府撤退,大量難民佔據成為違建區,在陳水扁任內無法執行,到了馬英九上台,因為政治立場比較容易被居民接受才獲得執行,應當說以當時的政治氛圍,算是最大公約數。

 

  民國86年(1997),台北市政府強力拆除14號公園預定地的違建, 才使明石元二郎的鳥居及墓地重建天日。世人才憶起,原來這片雜亂的違章建築區內,竟然隱藏著一座被人遺忘的台灣總督墳墓。還有台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大將的母親壽子(重森ㄚ被記得沒錯,應當是乃木壽子來台探視乃木希典,病死台灣)。明石總督的墓園,在二十幾年後,隨著政權更迭,時代轉變,總督墓園淪為難民與墓地雜處的違建區, 墓園竟而堙滅不見,這恐怕是明石元二郎生前所始料未及的。

 

  記得四十年前,重森ㄚ被才(偷偷)知道這段歷史,曾經來到當時的康樂市場,都是一堆違章區破落戶,根本無法看到所謂的日本人墓園,完全被違建所覆蓋,後來當兵退伍後為了討生活,就一直沒時間注意到這段歷史往事。或許是因果也造就了被掩蓋的墓園,能夠在被掩埋的狀態,台灣檜木棺材和授勳能夠完整的多保留了幾十年。

 

  三板橋這埋葬日本人骨骸的公墓於是重見天日。其間台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大將的母親壽子已於1980年尋回遷葬日本曾經轟動台灣。選擇長眠台灣的總督明石元二郎遺骨被迫移葬在三芝鄉福音山墓園。

  明石元二郎(186491日-19191024日),福岡藩出身,日本陸軍大將,台灣日治時期第7任總督,唯一一位於任內逝世及葬於台灣的總督。

黒田藩士、明石助九郎的次男於元治元年在博多大名町出生。初入藩校修猷館(現・福岡縣立修猷館高等學校)就讀,後於1889年(明治22年)日本陸軍大學校畢業。1901年(明治34年)任職法國公使館陸軍武官。1902年(明治35年)轉任職於俄國公使館陸軍武官。

明石(當時階級為大佐)於日俄戰爭中,由山縣有朋主持的參謀本部撥給當時金額100萬日圓,(當時日本政府一年的總預算約68千萬圓左右,一個臺灣工人日薪約是1圓)的工作資金,以策動俄羅斯革命。

1904年(明治37年),明石與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列寧,在列寧日內瓦的住處密會。明石提出日本帝國基於公義,願提供鉅額銀錢,援助列寧所領導的共產主義起義運動。列寧一開始表示「此為喫裏扒外,背叛祖國!」,拒絕接受。明石則反駁:「羅曼諾夫的沙皇是斯拉夫人;你是韃靼族的加梅部落人。少數民族藉助友邦的力量,推翻暴君斯拉夫皇帝,怎能算是叛國?」這說辭說服了列寧,並使共產黨入主了俄國。

此外、他也對率領芬蘭的革命黨柯尼·希力亞客士(Konni Zilliacus),受俄國侵略各國的反抗人士、以及率領俄羅斯國內的革命政黨SR(社會革命黨)的Evno Fishelevich Azef等人進行資金援助、在俄羅斯國內的反戰、反政府運動火上加油,造成沙皇內憂外患,打擊俄羅斯繼續對日戰爭的決心。

明石的工作成績有:暗殺俄羅斯帝國內政大臣維亞切斯拉夫·馮·普勒韋、策動血腥星期日運動、戰艦波坦金號的叛亂等。明石的情報工作與後來俄羅斯革命的成功有很大關係。列寧亦提及此事:「真的感謝日本的明石大佐。想頒給他感謝狀。」

因此、明石在日俄戰爭中、從各方面計劃使俄國政情不安、因而難以繼續作戰、對日本的勝利作出貢獻。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長岡外史說:「明石一人可抵陸軍10個師團」。此外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也說:「明石元二郎一人、其成果超越日本滿洲20萬大軍」。

日本人對明石大佐的評論是:「沒了乃木希典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平八郎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絕贏不了日俄戰爭。」維基百科

                1918年就任台灣第七任總督(任內創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將日本時代台灣最大規模的電力建設——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定案。同時,特別重視警察事務,改善警察的待遇並巡視地方6次,10個月內巡視全島各地,是歷任總督中罕見的紀錄。大興職業教育,並廣設各級職業學校。鋪設海線縱貫鐵路。 

         就任的翌年1919年(大正8年)明石因公務在回日本本土的輪船旅程中生病,後病逝於故鄉福岡,是唯一一位在任期中死亡的總督。死後遵照其遺言「願余死後能成為護國之魂,亦或鎮護吾台民」,葬於台北三板橋墓地(今林森公園),是唯一一位埋骨於台灣的總督。1999年改遷葬於台北三芝福音山基督教墓地。

  明石元二郎在台灣的另一個遺跡是今三貂嶺車站附近舊宜蘭線鐵路三瓜子隧道上所提的"至誠動天地"匾。明石元二郎擔任台灣總督,僅一年三個月,卻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不遺餘力:設立日月潭水力發電事業及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推動灌溉給水系統,讓嘉南平原成為穀倉、著手興建基隆至高雄縱貫道路等。

 

  除此之外,明石在教育制度、司法制度上也多所建樹,同時,他的世界觀是「台灣為東洋和平首要」,以台灣島民為第一考量、深愛台灣的他,甚至因公務回日本不幸病逝,遺言都表示:遺體要埋在台灣﹗原本明石埋葬在台北三板橋日本人墓地,因都市計劃遷墓,後經國際文化基金會楊基銓董事長等人的努力下,永眠在三芝鄉店子村福音山基督教墓園。

 

  樸質的墓碑簡短記載著他的功蹟,還有一首他在1907年這是明石從歐洲返日經台灣時所做詩句,適值妻子國子忌辰所寫的詩:「十年作客轉忘家,西水歐山孤劍斜,路入台灣波影靜,春風初憶故園花。」短短幾句,其人其情無限流露,思及他對台灣的努力貢獻,更教人不勝景仰。

 

  重森ㄚ被離開時,又回頭看著矗立於公園的鳥居,感覺台灣的歷史就是這樣一幕幕的走過來,明石元二郎生為日本人,死為台灣魂,甚為感動人心,一個人臨終未了的心願,那種心情應當可以理解,就像蔣介石和宋美齡,每年國慶在凱達格蘭大道接受全國軍民同胞歡呼,最終一個暫厝慈湖一個長眠紐約,到了晚年那種臨終未了的心願,同樣可以理解的。所不同的是他們夫妻是中國人,心願不同而已。

 

  重森ㄚ被不願評斷歷史,只是深深感覺到台灣一路走來辛苦,盼望的是平心靜氣認同台灣這塊土地,因為我們跟我們的子孫還要居住這裡。也期待明石元二郎墓地能夠恢復舊觀,無論從人文歷史還是觀光價值,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