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5日 攝氏32℃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1號 晴天
從小藝埕 -迪化街駱駝走出來,重森ㄚ被跨過迪化街,要去斜對面的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目前正在大整修,這時候重森ㄚ被發覺飢腸咕嚕,就先走進照片中右邊巷子,永樂米苔目。
創立於民國56年,跟迪化街的店家比起來,還不算老,有很多媒體報導過,就變成名店。
永樂米苔目最初是在迪化街光泉旁邊巷口騎樓擺攤,後來曾經搬到永樂市場四樓、民樂街,最近這幾年才搬到現在的地址。
其實這種店在台北還算不少,口味大致相同也沒什麼特色,應當說他很庶民,媒體有大力的推薦,加上網友來到迪化街....。
吃完米苔目,重森ㄚ被就來到前頭的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正在大整修,顯得蓋頭蓋臉的,本來就不大的ㄧ間廟,顯得更壅擠。
台北霞海城隍廟,又稱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老街上,是台灣的直轄市定古蹟。
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聖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也是大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台北霞海城隍廟原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 ... 霞城,而祖廟又設於霞城的臨海門旁,所以渡海來台以後便稱為台北霞海城隍。
1821年,百餘名泉州同安人,搭船遷移至艋舺(今萬華區)。順利到達目的地後,新移民中的其中一位商人陳金絨,於艋舺八甲莊(今老松國小附近)自宅供奉攜自同安故里的霞海城隍神像以方便該地同安人祭祀。
1853年,艋舺發生嚴重的械鬥頂下郊拼。衝突中,含蓋著晉江,惠安,南安這三個縣的泉州三邑居民,設計焚燬安溪人信仰的艋舺祖師廟以穿越,急速發動突襲,攻擊同安人。因而落敗的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居住地遷移至大稻埕避禍。當時從動亂中僥倖保存的城隍神像,於遷徙大稻埕後仍祭祀於陳家。
1856年,大稻埕的同安人開始籌建城隍廟。經林佑藻、陳浩然與蘇斐然等人的資助,1859年3月18日座落於南街(今迪化街一段現廟址)上的城隍廟正式完工。該廟因南街街道狹窄因素,廟埕與廟殿均十分擁擠。不含前方廟埕,該廟僅只有46坪大小。
此間非官祀的城隍小廟,因為其主祀霞海城隍神像,來自原本是清朝福建省泉州同安縣霞城(下店鄉)海邊的臨海門廟,因此廟名定為「霞海」。另外,在祭祀神祇方面,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除了供奉從同安縣霞城過來的城隍神像外,也如其他城隍廟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和八將等等。比較特殊的是,該廟側殿旁祀於1853年分類械鬥中喪生的38位同安鄉勇壯丁,並以「義勇公」稱呼之。
相傳農曆5月14日為霞海城隍生日,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按例於前一天——農曆5月13日舉行繞境。該廟第一次大規模祭典史載為1879年的農曆5月13日。1896年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台灣總督府曾明令禁止該祭典舉行,不過因為1898年台北發生瘟疫,為免民怨,總督府才又再予開禁。
1898年至1937年之間,該廟結合台北法主公廟及慈聖宮的5月13日的祭典,一直都是台北最大的祭典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