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 日           攝氏20℃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89號    陰天

P20.jpg

    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正式名稱為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英語: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英文縮寫為 CoCom)。是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反共自由世界建立的一個針對經濟互助委員會國家實行禁運與貿易限制的、不公開對外的、沒有條約的非正式國際組織。該委員會於19501月開始活動。

  巴黎統籌委員會於1994331日正式宣布解散,它所制定的禁運物品列表後來被瓦聖納協定所繼承。[1]

 巴統是冷戰的產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發達工業國家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糾集起來的一個非官方的國際機構,其宗旨是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與高技術。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被巴統列為禁運對象的不僅有社會主義國家,還包括一些民族主義國家,總數共約30個。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與科技水平的提高,西方國家為自身的經濟利益,不斷突破巴統的禁運限制,巴統不得不縮小其管制範圍。1990年,巴統大幅度放寬對原蘇聯與東歐國家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禁運項目由成立初期的400個減少到120個,1991年中又減少三分之二。受其禁運的國家也越來越少。

 巴統的禁運政策與貨單常受國際形勢變化影響,有時還把禁運限制同被禁運國家的社會制度、經濟體制或人權聯繫一起。巴統帶有強烈的冷戰色彩與意識形態的目的。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認為,世界安全的主要威脅不再來自軍事集團與東方社會主義國家,該委員會的宗旨以及目的也與現實國際形勢不相適應。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加上巴統的禁運措施與世界經濟科技領域的激烈競爭形勢也不相適應,一些西方國家又把巴統作為相互進行貿易戰的工具。巴統會員國的高級官員199311月在荷蘭舉行會議,一致認為巴統“已經失去繼續存在的理由”。199441日,巴統正式宣告解散。[2]

 瓦聖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是一項由40個世界主要國家簽署,管制傳統武器及軍商兩用貨品出口的條約。

 這個協定於1996512日於荷蘭瓦聖納簽署,最初只有33個國家簽署。協定經過多次修訂,其中包括加入管制敏感性高科技輸往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伊拉克等國家的條文。

     現時40個簽署國包括:阿根廷、澳洲、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克羅埃西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日本、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紐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南韓、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和美國。[3]

 

圖表來源: MBA智库百科》

瓦聖那協議清單(目錄)

軍商兩用貨品清單

 

一般性技術及軟體批註

第一類 尖端材料

第二類 材料加工程式

第三類 電子

第四類 電腦

第五類之一 電信

第五類之二 信息安全

第六類 感測器與雷射

第七類 導航及航空電子

第八類 海洋技術

 

 

第九類 推進系統

附錄一

附錄二

軍品清單

 

一般性技術批註

ML1 小型武器

ML2 大型武器

 

     冷戰的終結和美國霸權主義,當蘇聯在1980年代由於經濟危機而失去政權時,在蘇聯政府控制下的東歐國家發生了變化。 一系列的民主革命導致共產黨政府被推翻。

    戈爾巴喬夫(M. Gorbachev)於19853月當選蘇聯共產黨秘書長,積極推動政治體制改革(perestroika)和信息公開Grasnost)。 在外交方面,將提出兩項新政策:緩和由冷戰引起的緊張局勢(新思維外交)和放棄蘇共領導(Sinatra Doctrine)。 新思想外交宣布1986年撤出阿富汗,並在87年與美國總統裡根舉行雷克雅未克會晤,戈爾巴喬夫獲得90年諾貝爾和平獎。

     蘇聯放棄了對東歐國家的領導權,從波蘭開始,加快了民主革命和東歐國家社會主義政權的瓦解。 東邊的華沙條約組織(WP)已失去其軍事同盟的職能。

  冷戰以西方陣營的“不戰而勝”結束,19891月,它將東德首都柏林分為東西方的柏林圍牆被市民摧毀,德國的統一實現,東德被西德吸收(90年)。 這也意味著華沙條約的實質性消失。917月,在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簽署了關於中止條約的備忘錄,該備忘錄實現了民主化,華沙條約組織完全消失。 冷戰以“不戰而勝”告終。

     大約一個月後的819日,蘇聯發動政變,導致Nankin Gorbachev被捕。政變以失敗告終,回到工作的戈爾巴喬夫指示蘇聯共產黨停止運作,過渡到總統制,成為蘇聯的第一任總統。但是,它的向心力很弱,在12月,建立由俄羅斯和10個共和國,由總統葉利欽組成的獨立國家共同體(CIS)。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約70年歷史的帷幕已經落下[4]

     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認為,世界安全的主要威脅不再來自軍事集團與東方社會主義國家,該委員會的宗旨以及目的也與現實國際形勢不相適應。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加上巴統的禁運措施與世界經濟科技領域的激烈競爭形勢也不相適應,一些西方國家又把巴統作為相互進行貿易戰的工具。巴統會員國的高級官員199311月在荷蘭舉行會議,一致認為巴統“已經失去繼續存在的理由”。199441日,巴統正式宣告解散,它所制定的禁運物品列表後來被瓦聖納協定所繼承。

  瓦聖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是一項由40個世界主要國家簽署,管制傳統武器及軍商兩用貨品出口的條約。

 這個協定於1996512日於荷蘭瓦聖納簽署,最初只有33個國家簽署。協定經過多次修訂,其中包括加入管制敏感性高科技輸往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伊拉克等國家的條文。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日本的GDP總量首次輸給中國大陸,中國變第二、日本變第三,中國的崛起對國際現狀與區域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基於霸權安定理論HST (同註腳177) 表明,當一個民族國家成為主導的世界大國或霸權國時,國際體系更有可能保持穩定,因此西方民主陣營形成印太戰略,就自然營運而生。尤其中共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隨時武力犯台做為穩定一黨專政的大內宣,變成現階段台灣唯一的外患,對第一島鏈與印太戰略也造成威脅。

     臺灣現階段對廣域自由貿易協定的對策與關係,我們在外交政策是聯合美日抗衡中國、加入美日主導的印太戰略與美日共構民主價值同盟。臺灣應加入廣域自由貿易協定,藉由實際參與廣域自由貿易協定,增加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提升臺灣在國際中的安全保障以及國內社會安全。

    再從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來看,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英語: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縮寫:EAR),俗稱出口管制法、出口禁令,是一組出現在美國《聯邦規則彙編》第15章第730至第774部分(15 C.F.R. § 730 et seq)的條例,由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負責管理。通常來講,出口管制條例主要規定是否能從美國出口貨物,以及是否能從一個外國再出口(re-export)另一個非美國的國家。適用的範圍不僅包括實體貨物,還包括計算機軟體、數據、技術等。《聯邦規則彙編》第15章第774部分提供了受到控制的商品分類列表[5]。許多常見計算機軟硬體產品,都是受該條例管制的產品,他們都會在軟體許可條款上進行聲明,例如AMD網站上「產品、服務和技術嚴禁由美國出口或轉口至古巴、伊朗、朝鮮、蘇丹、敘利亞及其他受到美國貿易制裁的任何國家/地區和最終使用地區」的聲明[6]

     在2021年3月月初所舉辦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視訊會議上,中國國台辦認為,如果沒有「祖國大陸」發展機遇帶動,台灣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中國官方單位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源自於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屢創新高所致,但是,若從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管制趨嚴以及美中貿易衝突所導致的中國供應鏈外移來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應已是普遍的認知,加上中國武漢肺炎持續加速國際供應鏈移轉,中國經濟只會加速下行,在中國經濟下行應會使得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活動減緩,除非中國對於某些產品有迫切進口的需求。換句話說,國台辦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增加解釋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提高是邏輯不通的。

     根據財政部在本月7號發布的「109 11 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顯示,若以國家別來區分,累計1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367.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168.3億美元(+14.0%),占台灣總出口值的43.8%;台灣對美國出口460.4億美元,增39.9億美元(+9.5%),占台灣總出口值的14.7%。從上述出口數字來看,僅能陳述台灣出口到中國比重甚高的客觀事實,並無法說明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提高。

     就出口數字本身而言,台灣對中國出口數字增加可能原因有二,其一為台灣廠商一定要將產品賣到中國不可,其二為中國廠商迫切需要台灣廠商的出貨。前者即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後者則是中國對台灣的依賴程度提高。如前所述,在中國經濟下行之際,中國市場對台灣產品的胃納量頂多持平,不太可能在111月可以較去年同期增加14%。因此,要了解背後的原因,我們仍須從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項目來解釋數字背後的經濟活動。

     台灣對中國出口增加的貢獻集中在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視聽產品,若從產品別來區分,根據財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累計 1 11 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 126.1 億美元(+4.2%),其中電子零組件增 207.6 億美元(+20.3%)、資通與視聽產品增 58.4 億美元(+15.1%)、光學器材增 2.5 億美元(+2.4%);礦產品減 61.1 億美元(-47.2%)、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 24.1 億美元(-9.5%)、化學品減 21.0億美元(-12.2%)。其中,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視聽影音產品在1月到11月增幅為24.3%20.1%,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與機械則分別衰退了14.8%4.5%1.8%,從上述資料可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的增加僅集中於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又集中於積體電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且真正依賴中國市場的產業在今年的對中出口是呈現衰退的。

     勿扭曲中國廠商迫切需要台灣廠商出貨的事實

  台灣在半導體、高階伺服器以及未來5G產業的許多硬體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已無需贅述,因此,由國家別以及產品別的出口統計可知,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也集中在我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相關產業上,特別是積體電路的出口,主要是來至於美國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採取科技管制的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再者,台灣許多科技大廠的訂單也都使得產能滿載,即使中國需求消失,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廠商補足,亦即,出口的國家可能有不同,但產品別的出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最後,過去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化學品、塑橡膠與工具機等產業確實也如預期都因全球經濟衰退與中國經濟下行而隨之衰退。

     我們可以理解中國官方希望凸顯中國對於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期待,但是,統計數據的交叉分析結果不能因此被扭曲。自台灣出口持續創新高以來,對台灣出口中國數據的錯誤解讀不僅有中國官方,也包含許多台灣國內的相關評論。台灣的對外經貿政策走向可以討論,但是,出口數據的客觀事實不容扭曲。與其扭曲出口數據的經濟意涵,產業出口兩極化的後續影響才是我們應該提醒政府擔憂的事[7]

    因此筆者認為台灣出口到中國,除了貿易自由化外,台灣必須顧慮國家的安全保障。

    從巴黎統籌委員會到瓦聖納協定,這個協定於1996512日於荷蘭瓦聖納簽署,最初只有33個國家簽署。協定經過多次修訂,其中包括加入管制敏感性高科技輸往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伊拉克等國家的條文。

      再從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來看,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英語: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縮寫:EAR),就是保護美國國家的基本利益以及西方陣營的安全保障。

     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集中在我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相關產業上,特別是積體電路的出口,主要是來至於美國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採取科技管制的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

     再者,台灣許多科技大廠的訂單也都使得產能滿載,即使中國需求消失,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廠商補足,亦即,出口的國家可能有不同,但產品別的出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我們可以理解中國官方希望凸顯中國對於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期待。自台灣出口持續創新高以來,對台灣出口中國數據的錯誤解讀不僅有中國官方,也包含許多台灣國內的相關評論。台灣的對外經貿政策走向可以討論,但是,出口數據的客觀事實不容扭曲。以其扭曲出口數據的經濟意涵,不如提升我們的產業升級。

     我們政府的可行政策就是藉由出口的管制與產業的提升,來促進產業供應鏈與世界更緊密的接軌,更能加強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如此台灣的貿易自由化、經濟發展,社會福利以及國家安全才能獲得保障。

 

[1] 巴黎統籌委員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9%BB%8E%E7%BB%9F%E7%AD%B9%E5%A7%94%E5%91%98%E4%BC%9A

[2] 巴統組織,MBA智库百科wiki.mbalib.com › zh-tw › 巴统组织》,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7%B4%E7%BB%9F%E7%BB%84%E7%BB%87

[3] 瓦聖那協議,《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zh-tw/%E7%93%A6%E5%9C%A3%E9%82%A3%E5%8D%8F%E8%AE%AE

[4] 森本 敏,日本の安全保障<株式會社實務教育出版社>201655  初版第1刷発行

[5]出口管理條例-EAR The 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 EAR. MIT. [2019-05-22].

[6] AMD 監管贸易合规. AMD. [2019-05-22].

[7] 蔡明芳,《勿將出口數字創新高「扭曲」為台灣對中國經濟更加依賴》,<中央廣播電台>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9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重森ㄚ被 的頭像
    重森ㄚ被

    游重森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