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7              攝氏35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89    晴天

P20.jpg

結論

    本文為「緩衝系統」的研究提供一個分析框架,緩衝系統構成大國與小國之間國家關係的一種特定模式。本文的結論可以概括如下:「小國」與「大國」不是本體論現象,而是國際角色,各國根據各自的力量方程式發揮作用。通常,「大國」形成並改變國際體系,而「小國」支持並維持由此產生的國際秩序。 儘管如此,儘管「小國」與「大國」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本質上是不對稱的,但並不排除前者對後者的反向影響的可能性。博弈論分析表明,在某些情況下,緩衝狀態會影響相鄰大國的外交政策。緩衝國家的悖論在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對大國的外交政策作出反應的外交政策對於整個緩衝系統的生存至關重要。

    已經發現,「緩衝區狀態」的外交政策與「緩衝區區域」的國家(被視為理想類型)遵循相同的模式,即:

     a、削弱自己的領土,抵抗強國競爭;

     b、 與所有有關大國保持友好等距關係;

     c、 在大國之間發生衝突時,與潛在獲勝者結盟;       

     d、 面對大國的侵略,與其對手結盟;

     e、 為保護自己免受強大的力量壓力,與其他小力量聯合起來;

     f、 解決自身與小國主導的多邊機構內大國之間的雙邊問題。

    緩衝系統內的小國可以通過眾所周知的手段對更大的權力施加影響,例如為獲得外交與軍事保護而做出讓步,威脅要「傾斜」以希望獲得經濟優惠或定義國際 論壇的議程,以確保其政治利益。這些不同策略的共同點是,它們是由不對稱關係的較弱一方發起的,旨在影響較強方的行為。 因此,即使前者受到其對手的壓力,即使前者與後者之間的主權喪失,較小的權力也失去了部分主權,儘管長久的主顧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可能​​是互惠互利的。 而且,反之亦然,如果較小的國家認為其大鄰國願意維持其獨立性,或者在其意圖不明確時可以採取戰略對沖措施,則它可能會尋求中立與等距。

    通過解決不平等權力相互作用的問題,本文主要從理論上為國際關係不對稱的現有文獻做出貢獻,引起人們對國際關係實際上被遺忘的領域-緩衝體系的關注,而這一領域卻被大多數人所忽視。 當前的IR討論。 它有助於解釋現代緩衝系統的動態特性,例如 一個在東南亞發現的地區,東盟國家在它們的大鄰國中國,印度與澳大利亞之間形成一個「緩衝區」。通過設法平衡大國的利益,緩衝國減輕它們的競爭,從而增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但是,這項研究仍未解決一些重要的問題:緩沖模型在多大程度上與世界各地相關? 緩衝區狀態的獨特體驗是否可以相互比較? 這些問題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KSENIA A. EFREMova博士是國際關係學院亞洲與非洲研究系副教授,還是莫斯科MGIMO大學(俄羅斯)中國綜合研究與區域項目中心的研究員。 可以通過efremova@mgimo.ru與她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重森ㄚ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