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攝氏25℃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248巷10號 陰天
今天下大雨重森ㄚ被窩在家,沒戴口罩也沒進食,黃昏時分臨時起意,搭捷運來到台電大樓站。
漫步走到大院子(日本海軍招待所),一個口袋名單想來還找不到時間來的地方。
大院子(日本海軍招待所)「修舊如舊,大院依舊。 本案101年11月1日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物,定名為「臺灣大學公共宿舍」,102年2月5日凌晨,突遭祝融之災。104年由力麒建設郭淑珍董事長取得台大的ROT案,歷時近三年半修復完成。由於附近住民將此建築群稱為「大院子」,故修復完成後對外開放即以『大院子』為名。
公共宿舍的建築背景沿革 大院子建於日治時期,根據舊有棟札所示,建築由臺灣總督府官房會計課設計發包,塜本與之助為營造商,並於昭和6年(1931)3月8日舉行「上棟式」,即上樑典禮。
關於臺灣大學公共宿舍之歷史背景說法有二。其一為依據文化部文化資產資訊網之官方紀錄所示,創建初期屬日本海軍之「水交社」,即海軍軍官之「招待所」或「俱樂部」。而第二種說法則屬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之單身教職員官舍。
無論是「水交社」或「單身官舍」,目前皆無一手史料得以佐證其創建目的與功能,加深臺灣大學公共宿舍之神秘性與歷史深度。」引文官網
「高齡」88歲的前日本海軍俱樂部舊址也變「潮」了,華麗轉身變為「大院子」,2019年正式亮相。
「大院子」老宅藏身在和平東路一段、溫州街的人文巷弄,附近有殷海光故居、俞大維故居等,藝術人文氣息濃厚。
這座建築建於日治時期,根據舊有棟札所示,建築群於昭和6年(1931)3月8日舉行「上棟式」,即上梁典禮;台北市文化局在101年11月1日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物,定名為「台灣大學公共宿舍」。
不過,102年2月5日一場祝融之災,這座建築群幾乎全毀,向來致力投入藝術文化公益的郭淑珍看了相當不捨,透過集團基金會在104年取得台大的ROT案,租約15年,歷時近三年半斥資8,000多萬修復後終於完成,命名為「大院子」,基地面積共1,355.2坪,總建築面積401.7坪。
向來是「藝術控」的郭淑珍表示,基於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和熱情,已陸續認養「綻堂時光」、「綻堂」、「台北故事館」、「牯領街」、「大院子」等五座歷史建築。引文工商時報
大院子日式宿舍建築群,於日治時代1931年3月8日,舉行上樑典禮。其歷史背景說法有二:一為創建之初,是日本海軍軍官招待所(俱樂部) 。二是台北帝國大學單身教職員宿舍。
民國41年產權登記台大管理至今,中央棟做為單身教職員宿舍使用,南北日式宿舍則供有眷屬教職員居住 。温州街日式宿舍群中,有幾棟知名的歷史建築物,如大院子正後方民國45年創建的殷海光故居 。
大院子前方新生南路上,1920年創建日本海軍職務宿舍的紫藤廬 。 大院子於民國104年ROT案轉移營運,經4年多的修復整建完成,108年大院子餐廳正式營業。
到餐廳消費可憑發票,或是入園參觀清潔費100元,便可參觀中央棟博物館日式建築原貌,或是藝術創作展覽。或在庭院遊走參觀整個建築群,享受老樹下的文青藝術懷古悠閒氛圍。引文自陳福建